最近科技圈先后被网易和华为刷屏,说明并非按部就班在企业工作就一定能安享太平。年底了回顾今年与去年一个比较大的变化,可以总结为离客户更近、离需求更近了。能做到这一点变化,除了高频的对客户进行拜访外,参加行业会议也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。今年不仅参加了一些行业会议,还作为分享嘉宾做了几场分享,因此可以从多个角度体验到行业会议的价值,本篇就把参加行业会议的心得做个分享。
营销与练兵
行业会议的主办方能够举办会议,主要有两点价值:营销与练兵。
前者并不难理解,作为举办方,能够将公司产品、方法论和价值观,传递给新老客户,以赢得客户青睐。其次邀请头部合作方或客户,互相站台,能够进一步加深信任与合作。很多参会者虽然知道有营销成分,但也希望获取更多行业实践分享和交流机会,也乐于参加。
讲到练兵的价值,则是举办行业会议附加价值但更为重要的价值。一场行业会议的举办,不仅需要市场人员忙前忙后,也需要业务部门联络客户,业务和产品部门提供专业支持,需要各部门高效协同才能将会议成功落地。之所以讲练兵价值更大,则是因为行业会议并非天天举办,但各部门和各团队沟通协作才是日常,如果能够通过会议加强内部协作,也算是一种“借假修真”。
年底这段时间大数据/人工智能同行,不少都在开年度会议,总结过去一年成绩进展和展望未来,并且邀请行业顶尖企业分享与交流。对于企业获客与客情、行业经验沉淀与交流都是非常值得做的事情。但也存在一些企业,办活动比做产品业务还上心的问题,或者活动不加筛选,能蹭的热点活动都努力蹭,就为发PR稿,就舍本逐末了。前几年乐视与暴风“为梦想窒息”,如今又如何呢。
市场与客户
如今互联网进入调整期,很多产品同行开始由C转B端。说到C端与B端产品的差异,很多小伙伴会觉得C端需要天马行空和人性洞察,B端客户需求都提出来了,做出来就好了,仿佛B端相对确定和好做。持有类似想法并不在少数。
实际在落地B端产品或功能的过程中,前期调研和后置验证成本都非常高。客户在本地上门拜访至少需要半天时间,出差更是以天计。做新产品时,如何定位客户画像和敲定种子客户更是旷日持久的事情。
无论是自建还是第三方举办行业会议,对于B端产品经理价值,都可以作为需求调研、市场验证、产品验证的好途径。日常不知道客户在哪里、有哪些特征的难题,由于客户直观性和大量客户的聚集变得简单。如果作为行业嘉宾做分享,甚至还可以留下联系方式,间接获取一波积极和心态较为开放的潜在客户。
去年做站长推荐产品,起初只通过同事和书本定义站长群体特征和需求,但并非经过验证。后续现场到杭州参加站长行业会议,看到早年通过做网站白手起家的一个个草根站长,之前的假设和对站长群体需求的认知,上了一个层次。之后产品也走上了正轨,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和落地。
社交价值
产品经理作为离客户和市场近的岗位,需要大量的输入和思考,才能培养出素质不错的产品经理。产品经理参加行业会议除了产品工作本身的价值外,最大的价值便是社交价值,可以与圈内客户或同行建立沟通与链接,同时也能够通过协作,与公司同事很好配合,建立信任。如果出差在外地,闲暇之余还能够与老友聚餐,了解下当地就业形势与生活状态。
去年经过与同事一同参与行业会议,逐步感受到同事的专业与尽责。虽然如今不在一个公司,未来仍希望能有共事的机会。前一阵再次到杭州出差做分享,与学生时代好友聚餐,了解到杭州最新变化以及相关朋友的最新进展,对照朋友现状,也给到自身一种自我审视的参照和镜子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