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
众所周知,互联网行业有一个知名的梗,叫「35岁危机」。
用严重点的话说,就是一个互联网员工到了 35 岁,就可能会被认为「性价比低」、「不能拼搏」,可能会被裁员,然后发现自己离开了本行业后啥也不是,只好接受工资断崖式下降,然后去开网约车或者送外卖。
这种现象存在吗?确实存在。
但是,一方面,「35岁危机」并不是互联网人才有的情况;另一方面,相比其他行业,互联网人的解决「35岁危机」的方法其实更多。
之所以互联网人会更加焦虑 35 岁问题,本质上还是「期望值管理」出了偏差。
为什么互联网行业可以高收入
相比其他线下属性更重的行业,互联网行业有更大的平台化、规模化的潜力,能用较小的边际成本撬动巨大的收益杠杆,因此打工人的人均 ROI 较高。
因此,相比其他行业,互联网行业通常会有更高的收入,但这并不意味着互联网行业本身的技术壁垒更深。
写代码就一定比盖房子、搞生产的更高级吗?未必。
但是短期的高收益确实会吸引更多的人才,而这些赶上了时代人才们为了证明自己「配得上」高收入,也会人为制造一些壁垒,最常见的壁垒主要有 3 个:一是制造信息差,二是提高录取门槛,三是在内部卷起来。
——制造信息差让人联想到过去的「独门绝学」,只有关门弟子才能学到真手艺,通过消息不流通来制造壁垒;
——提高录取门槛让人想到了某些金融细分行业,事情本身不难,难的是牌照。于是就吸纳高学历、高能力的人天天画 PPT ,然后陪着 VIP 们去打通关键资源。
很可惜,互联网行业和这两点都不符合。
互联网的目标就是连通一切,不可能主动去制造大量信息差;互联网行业又需要大量人,门槛也不能定得太高,于是「证明自己配得上高收入」的方法只剩下一个——在内部卷起来。
恰好,互联网行业对工作环境的要求不高,很多工种只需要一台能联网的电脑就行,于是就给了卷时间提供了最大的便利。
这看起来有些奇怪,但确实是把一部分人赶下车的办法:通过让部分人觉得这个行业很辛苦而离开,来让它不至于过于饱和。但与此同时,人的精力是有限的,20多岁时也许能多卷卷,获得超额收益,那么30岁呢?40岁呢?
该如何破局呢?答曰:「恰到好处」的努力。
恰到好处的努力能让人维持前行
恰到好处的努力能让人维持前行
一开始,互联网人就分化成了 3 类:一类是竭尽全力奋斗;一类是也在努力,但看起来要轻松些;还有一类,从一开始就躺平了,就好像在体验生活一样。
慢慢地,极少数的幸运儿在努力后获得了丰硕的成果,成为一方诸侯。
剩下的人中,一部分一直很努力地工作,但是由于过于透支自己的能力,很快看到了自己的瓶颈,但周围人对他的预期并不会减少,于是迅速从比较高的位置被打压下来,但又心有不甘,只能接受不上不下的结局——这就是「35岁危机」中最常见的例子。
还有一部分人,努力了两三年发现自己并不是大佬的料,于是减缓脚步,开始注重长期发展,最后发展得还不错。
有意思的事,我还注意到一类特殊的人群:一开始并不显眼,升级并不比别人快,总比最快的人慢个一两年,但渐渐地,他们追了上来,到了30岁甚至35 岁以后开始被重用,最后反而比大部分人过得更好。
为什么会这样呢?因为他们努力地恰到好处,没有过早地透支自己的工作潜力,多出来的时间所做的事情,看起来和工作没有直接关系,但慢慢地展现出了重要性。
地基和安全出口
我们知道, 百尺高楼里,有两个东西平时不外露,但却是十分重要的:一是地基,二是安全出口。
互联网行业变化太快,很容易让人忽视了一些地基性的东西。
比如,你现在会的东西,是仅对当前的业务有效,还是可能有更广阔的运用场景?具体来说:
——对于程序员来说,最重要的不是用了那种语言,逻辑实现有多么精巧,而是代码的框架和复用性,当业务变化时,这个框架是否依然可用?
——对于产品经理来说,最重要的不是页面多么炫酷,活动如何吸引人,而是,是否能长期解决用户的痛点,让他们觉得产品「好用」,从而留下来;
——对于分析师来说,最重要的不是这个报告的数字多么精确,看板、PPT 画得多好看,而是这个业务模式是否可以一直流畅地运行下去;以及,对于潜在的竞争,你是否有更多转身空间?
这些问题,对于刚刚入行的人来说,大概率是想不明白的,只有工作 5 年、10 年以后,你才会真正形成切实有效的经验和方法论——而这些,不是通过加班能获得的。
你需要脱离工作本身,去做两件「加班人」容易忽视的事情:一方面去持续学习业内知识和经验,一方面去思考人性(互联网的消费行为背后就是人性),才可能持续进步。
有些人一开始看起来没走得那么快,但后来走得更远,除了伯乐这种偶然因素外,这类地基(对问题背后本质的总结)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。
而另一方面,再稳固的楼,再漂亮的设计,都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意外情况,你需要暂时脱离这个环境,重新审视大楼——这便是「安全出口」存在的重要性。
在互联网时代,我们拥有的潜在的安全通道史无前例地多,对互联网人来说,则更是「近水楼台先得月」:
你可以利用自己的业内经验,写写自己对互联网大势的理解,成为一个意见领袖;
可以拍有趣的视频把自己的行业见闻分享给大家;
还可以用互联网思维,卖一些能解决用户痛点的产品。
... ...
在人与人之间链接平台化的今天,这种通过分享放大自己声量的方式,对于互联网人来说,有更大的成功可能,以及更低的风险成本。
在过去,我们管这类人叫「斜杠青(中)年」,现在我给他一个新的名字,叫「互联网人的安全出口」。
优秀的「安全出口」,不仅能让人暂时脱离险境,还有另外一个作用:让你从另一个视角看大楼。
我还观察到,一些互联网出身的博主,在成为 KOL 之后,很多对自己的本质工作也有相辅相成的作用,他们通过发声,认识了很多业内的大佬,挖掘出了他们自身的潜能。
安全出口摇身一变,成为了更壮丽的入口,这岂不是一举两得的美事?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