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,避免着眼于小,放眼于大。
有两层意思,第一是不在小事上纠缠。人如果总是在小事上纠缠太多,势必被绊住手脚,过度消耗,无法继续向往更远的地方。当你想要发火时,先问问自己,那件事有多小,值不值得发火。如果不值得,就算了吧。
第二是不贪小利,即不贪小便宜。人如果总是眼睛放在一些小小的便宜上面,就会一叶障目,看不见泰山,看不见更大更高更远的广袤的天地。俗话说,丢了西瓜,捡了芝麻。小心胸必不能出大格局。
二,刚柔并济。 一味地刚,必不能有人缘,绝处不能逢生。而一味地柔、退让,也不能达成目的,只会让其越来越嚣张,受伤害的是自己。刚为释放自我,柔为保全自我。 三,木心说,我追索人心的深度,却看到了人心的浅薄。 这句话,不能展开说,太过于露骨。 四,为什么有人喜欢说反话? 有些人喜欢逆着众生说话,就是别人说什么,他总是说跟别人不一样的话,甚至反着说,甚至违背思维逻辑。我想,原因可能是想彰显自己,自我性强的表现,就是太放纵。人活着最重要的一个存在感,他想找到这个东西。 然而,处人群之中,最忌讳与众生为敌,尤其是人在什么都没有的时候。所谓,人微言轻者也。有时候,不说话可能是最好的选择。 佛教讲,随顺众生,随喜众生。但是,修佛者在于外化内不化。就是表面上说一套,心里想的是另一套,内心不受外界影响。而说反话的人,就相当于外不化内也不化,于外不能恒顺众生,于内则不知所向。 五,接受预料之外。 有时候,有些事会超出预料之外,不因事情发生变化而烦恼,接受不确定性,随机拟定策略,是为上策。 六,待人以善不是为了得到回报,而是让自己心安。 七,经常是,女人喜欢八卦,男人喜欢吹牛。还看到,有人既喜欢八卦,又喜欢吹牛。这两样,我都不喜欢。 八,养生之道,精气神。精力为基础,饮食适宜,睡眠充足。还不够,远远不够,吃得合适,睡得好,气不顺神不定也不行。气定神闲,根本要避免在小事上纠缠。什么事属于小事?原则上说,任何事,都是小事。 九,人应该保持静闹适宜。有些人太闹,一刻静不下来,话太多则等于没说话。不过,在人群中太静也不好,话太少容易被误解是哑巴,久而久之就真变成了哑巴。话多话少,应该自己把握尺度。 十,人还是应该轰轰烈烈地活,不为别的。 十一,人生是旷野,不是轨迹。人在哪,家就在哪。人生没有所谓的归宿,如果有人以为有归宿或已经找到归宿,他或者活在明天,或者已经死去。精髓在于,在路上。 十二,我发现,人做的什么事,即使再试图隐蔽,总逃不掉被人发觉的命运,无所遁形。老话说,人在做,天在看。其实不是,人在做,人就在看。每每发觉一些事,总忍不住发笑,哈,怎么这样的事儿也有,开了眼界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